本文转自:中国县域经济报
张文娟组织学生们分组学习 通讯员 高冰婵摄
“爱是教育的源泉,爱是教育的核心。”这是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黑龙坝中学英语教师张文娟的座右铭,也是她21年从教生涯坚守的初心。担任过12年班主任的她,潜心立德树人,满腔热忱地为一届又一届学生们送去了浓浓的爱。
一口标准流利的英语、一手潇洒漂亮的板书,张文娟又开始了当天的英语教学。在课堂上,张文娟与学生频繁互动,以提升学生的参与感与体验度;她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优弱搭配,随机组建课上互动小组和课下学习小组,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;她引入奖励机制,为课程内容增添趣味性,将英语课“搬到”操场,让学习变得轻松且充满吸引力。
“张老师上课的时候非常幽默风趣,令人哈哈大笑,有时又感觉她非常严格、认真,她教的知识通俗易懂,我们都特别受用。”黑龙坝中学学生潘嘉雯说。
有着多年教育教学经验的张文娟,深知良好的家校关系和师生关系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。所以,不管工作多忙,她都要保持与家长的联系,关心学生在家学习情况和身心健康,也让家长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孩子;她经常和学生聊天,倾听孩子们的想法和心声,为他们答疑解惑。
不放弃、不抛弃每一个学生,是张文娟的为师之道。曾经,一个屡触校规红线、被全校师生视为“刺头”的男孩,因厌学而离校。2014年,离校半年的男孩想重返校园,却没有老师愿意接收。“张老师,我想念书。”男孩羞怯但坚定的话,触动了张文娟的心弦,经过深思熟虑,她选择了理解和接纳,与男孩签订了一份特别的“君子协定”。张文娟发现男孩有着体育方面的特长,就让他当起了体育班长。得知男孩的母亲因过度担忧儿子而精神失常,张文娟坚持前往男孩家中走访,以无尽的温柔与耐心,向这位母亲传递着孩子在学校的积极变化。自那日起,张文娟便成了男孩家中的常客,以她的爱与关怀,陪伴着迷途知返的少年成长,也挽救了一个几近破碎的家庭。如今,男孩有了不错的事业,已结婚成家,他从未忘记张文娟的恩情,始终保持着与恩师的联系。
张文娟说:“教育的本质,在于心灵的触碰。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,只要心中有爱,就有力量去跨越。我想走进每一位学生的心灵深处,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和支持者。”
她用满满的爱陪伴学生成长,唯独亏欠了自己和家庭。2023年7月,张文娟在家里晕倒了,医生的诊断是长时间精神紧张、压力过大诱发的前庭功能紊乱。张文娟不得已暂时辞去了班主任职务,但她说,等身体恢复好了,还要申请当班主任。
谈及女儿,张文娟不禁红了眼眶。为了教学,她参与女儿的成长过程太少,缺席了很多重要日子,一句“对不起”始终说不出口。
张文娟的女儿马心悦说:“之前我确实心里不平衡,但我知道,我妈非常爱我,我们俩就像朋友一样聊天谈心,只要她在家就会尽力地陪伴我。我现在也非常理解、支持我妈妈的工作。”
匠心育人,硕果累累。张文娟多次被评为县级优秀班主任、县级优秀教学能手,2023年4月获得“开鲁县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优秀案例征集活动二等奖”,2023年9月被评为“通辽市优秀班主任”。
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无论教哪个年级、哪个班级、哪名学生,张文娟始终做到热爱、专心,她用她的爱、用她的执着、用她的无私、用她的真挚、用她的责任,谱写着她的教育征程。
“我深深地爱着这份职业。每当看到我的学生取得进步和成功时,我都感到非常骄傲和满足。我生在乡村、长在乡村,我的事业也在乡村,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将努力做到不负社会的厚爱,不负学生和家长的信赖,不负领导的重托,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。”张文娟坚定地说。